
2022公共基礎知識之經濟知識:資源配置的方式
一、考情分析
考察方式:以理解型考察為主,側重于對市場機制中價格機制及市場配置的缺點考察較多。
重點:計劃配置與市場配置的區(qū)分、市場機制、市場配置的缺點。
難點:市場機制如何運行
二、知識介紹
資源配置的方式主要有兩種:計劃配置和市場配置,即計劃調節(jié)和市場調節(jié)。
(一)計劃配置
計劃配置即計劃調節(jié),是指政府計劃部門根據社會需要和可能,通過計劃機制的作用過程來實現資源配置的方式。(通過這句話,我們就可以發(fā)現計劃配置的主體是誰?政府。目的是什么呢?實現資源配置。那政府運用什么手段來實現資源配置呢?計劃機制)其實這里什么計劃機制主要有三種,也就是:計劃指標(提前定好下一年的目標eg:gdp要達到多少)經濟杠桿(通過制定稅收、價格、工資等實現對經濟發(fā)展的調控)經濟政策(eg:一五計劃)
那既然是國家提前制定好政策和目標,所以說是事前調節(jié)。因為政府進行調節(jié)、干預。政府主動過參與市場活動,就像一雙有形的手一樣參與到市場活動中,所以它又叫做“看得見的手”
識記型考點:主體是政府、手段是計劃機制、方式是事前調節(jié)、特點是看得見的手,看得見的手是凱恩斯的觀點。
(二)市場配置
市場配置即市場調節(jié),是指依靠市場機制進行資源配置的方式。那既然是市場來進行配置,肯定是要市場發(fā)生了一些變化后才會開始調節(jié),所以它是事后調節(jié),而且市場自發(fā)地進行資源配置,所以它又是“看不見的手”。
識記型考點:方式是事后調節(jié)、特點是“看不見的手”,常與計劃配置混淆一起考。“看不見的手”是亞當·斯密的觀點。
我們說市場依靠市場機制自發(fā)地調節(jié),究竟怎么調節(jié)呢?
主要是通過價格機制、供求機制、競爭機制、風險機制來進行調節(jié),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究竟他們是怎么發(fā)揮作用的。
1.價格機制
價格機制反映商品市場上產品的供求同價格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和運行。價格上升,利潤增加則加大供給,但消費者就會減少需求;價格下降,利潤減少則縮小供給,但消費者的需求會增加。
2.供求機制
供求機制反映價格與供求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當供大于求的時候,生產出來的產品太多了沒人買,所以價格下降;當供不應求的時候,人們爭相購買,這時價格上漲。
3.競爭機制
引起競爭機制的直接原因正是不同生產者在交換中所獲得的經濟利益的差別。生產者們追逐利益,而市場調節(jié)過程中經濟利益的獲得有的人多有的人少,大家是不是都想賺更多呀?這時候就會產生競爭了。競爭機制的作用發(fā)揮是通過部門內部的競爭和部門之間的競爭來實現的。部門內部指的是生產同類型產品(eg:蒙牛和伊利)這時候他們競爭的就是消費者和原材料;部門之間指的是生產不同類型產品(eg:牛奶洗發(fā)水)這時候他們競爭的就是資本和勞動力。
4.風險機制
風險機制反映的是經營利益與經營風險(虧損、破產)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其中,企業(yè)破產是風險機制的最高層次的作用形式,也是風險機制運行也是最關鍵的條件。也就是,風險最大的時候就有可能導致這個企業(yè)破產,那對于一個企業(yè)而言,虧損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破產能不能接受啊?而且企業(yè)都破產了,這個企業(yè)都沒了談什么風險呢?因而它也是風險機制運行的最關鍵條件。
在市場機制中,競爭機制和價格機制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市場機制。市場配置之所以能激發(fā)企業(yè)活力,保持動力正是源于生產之間的不斷競爭,從而使得他們提高生產效率,促進資源優(yōu)化配置。而價格機制則是貫穿于四個機制中,市場利用價格影響供求;市場利用供求影響價格;市場競相出價使得資源流入價高的領域,市場要考慮風險從而合理制定價格,所以價格機制是市場機制的基礎,也是核心機制。
理解型考點:給一個案例問體現了哪個機制發(fā)揮作用。例如:當礦泉水價格由1元上漲到2元時,生產者加大生產,體現了什么機制發(fā)揮作用?
(三)市場配置的優(yōu)缺點
了解完市場機制是如何發(fā)揮作用的之后,我們知道了主要是通過以上四個機制自發(fā)地運行,所以在這過程中肯定也難免出現一些問題,所以下面我們來看看市場配置的優(yōu)缺點。
1.優(yōu)點
(1)強有力地促使商品生產者改進生產、改善管理、采用先進技術,從而推動生產技術進步、社會生產力發(fā)展。競爭機制、風險機制都會刺激生產者,要想不被市場淘汰就要提高生產力、推動生產技術進步。
(2)促使資源向效益更好的環(huán)節(jié)集中,促進效率和效益提高。價格機制中當某個商品價格上漲時,生產者有利可圖就會加大生產,這時資源就向效益更好的環(huán)節(jié)集中。
(3)靈敏敏捷地提供大量的市場信息,有效引導商品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經濟行為和經濟活動,從而推動社會資源、生產要素沿著市場需要的方向合理流動。通過價格表現出來,提供大量的市場信息eg:當西瓜的價格下降時說明人們對西瓜的需求下降,這時候生產者就可以少生產西瓜。
(4)按生產要素貢獻和市場效率分配,促進資源配置效率提高。
2.缺點
(1)自發(fā)性:價值規(guī)律的自發(fā)調節(jié)下追求自身利益。根據價格漲落決定自己的生產和經營活動。生產者為了追求更大的利潤,就會去降低成本從而提高產品利潤,這就可能導致一些生產者為了逐利而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經營假冒產品eg:三鹿奶粉、毒膠囊
(2)盲目性:由于信息不完全,生產者在進行經營決策時,僅僅觀察市場上什么價格高、什么有利可圖,就決定生產、經營,蜂擁而上。也就是我們說的盲目跟風。
(3)滯后性:經濟活動參加者只能在某種商品供求不平衡導致價格上升或下跌后才能作出擴大或減少這種商品供給的決定。當供>求會導致價格下跌,這時候生產者看到價格下跌后才會減少生產。
識記型考點:市場配置的缺點
理解型考點:主要考察缺點的自發(fā)性、盲目性和滯后性。例如:疫情期間,有人看到生產口罩有利可圖就也去生產口罩,體現了市場配置具有什么缺點?
三、考查方式
【試題練習】(單選)當互聯(lián)網高速發(fā)展的今天,給我們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中國的數字經濟規(guī)模達到了世界第二,但是利用互聯(lián)網便利也有很多不法商家推行一些騙取錢財的行為,這體現了什么?( )
A.市場調節(jié)的自由性
B.市場調節(jié)的開放性
C.市場調節(jié)的自發(fā)性
D.市場調節(jié)的滯后性
【答案】C【解析】題干中涉及部分企業(yè)利用互聯(lián)網做欺騙消費者的行為,屬于一種不誠信經營,只從自身利益出發(fā),這屬于市場調節(jié)的自發(fā)性。市場調節(jié)沒有A和B的說法,D在題中沒有體現。故正確答案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