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公共基礎知識法律知識之行政確認
在考試中有時會考查到法律的相關知識,而在法律的相關知識中,行政法是其中較為重要的考查內容,在行政法較多的知識點中,行政確認經(jīng)常與行政許可放在一起進行考查,二者的辨認與區(qū)分往往是容易混淆的知識點,也容易成為失分點。因此在下文中對于行政確認的考點進行詳細介紹,并對行政確認與行政許可的區(qū)別進行簡要說明。
一、行政確認的概念和特征
行政確認,是指行政機關和法定授權的組織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對行政相對人的法律地位、法律關系或有關法律事實進行甄別,給予確定、認可、證明并予以宣告的具體行政行為。如頒發(fā)結婚證、頒發(fā)房屋產(chǎn)權證書,都屬于行政確認。行政確認具有如下特征:
(1)確認性。行政確認不以改變或變更法律狀態(tài)為目的,只是對既存或既定法律狀態(tài)的確認,確認性是行政確認的本質特征,是行政確認有別于行政處罰、行政許可等行政行為的關鍵之處。
(2)要式性。行政機關作出行政確認時,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并以書面形式作出。二、行政確認的形式
行政確認主要是對法律事實和法律關系的確認,主要有下列表現(xiàn)形式∶
1.確定。指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律地位、權利義務的確定,如頒發(fā)土地使用證。
2.登記。指行政機關依法在有關登記簿冊中記載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特定情況或事實,并正式確認的行為,如戶口登記。
3.證明。指行政機關向其他人明確被證明對象的法律地位、權利義務或特定事實狀況,如學歷證明。
4.認定。指行政機關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既有的法律地位、權利義務以及請求確
認的其他事項是否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承認和肯定,如對企業(yè)性質的認定。
5.鑒證。指行政機關通過對某一事項或法律關系進行識別和判斷,確認或證明其合法性
或效力的行為,如文化主管部門對文化制品是否合法的鑒證。
三、行政確認與行政許可的區(qū)別
行政許可指的是國家給予的審批、準許,如果沒有獲得國家審批則不得從事特定活動。強調從無到有、從違法到合法。例如頒發(fā)營業(yè)執(zhí)照就是屬于行政許可,企業(yè)如果沒有營業(yè)執(zhí)照就屬于違法經(jīng)營。
行政確認指的是一種證明。強調本來就有,從有到確認。例如發(fā)放殘疾證就屬于行政確認,即使沒有殘疾證,該人員是殘疾人的事實也可以得到認可,有了殘疾證意味著國家證明該人員是殘疾人,可以享有殘疾人的待遇。
【試題練習】(單選)以下哪項屬于行政確認?( )
A.食品檢疫
B.商標認證
C.采礦許可
D.教師從業(yè)資格證
【解析】B【解析】行政許可種類:(一)普通許可;(二)特許;(三)認可;(四)核準;(五)登記。因此A、C、D均為行政許可的種類,A項為核準、C項為特許、D項為認可。B項商標認證屬于行政確認,當事人在事實上擁有商標利益,經(jīng)過國家確認該項權利后,可以方便權利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故本題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