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打造申論文章亮點結尾
基礎寫法
考場作文不同于平時抒情寫作,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特定的場合下,在命題預設的限制范圍之中,歡歌酣舞,各顯身手,寫出一篇符合出題要求、讓閱卷老師欣賞和自己滿意的作文,是每個考生的心愿,在此介紹文章寫作結尾中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一、基本要求解讀
(一)要求:
1.簡潔精煉;
2.總結升華;
3.個性特色。
(二)解析:
1.簡潔精煉:結尾的篇幅不需很長,3-5句話,大概在100-150字左右即可;
2.總結升華:結尾最重要的要求之一,整篇文章結束,通過再次點題(回扣總論點或分論點)與開頭呼應,形成總分總結構,最后一句拔高文章高度;
3.個性特色:語言表達可以適當使用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凸顯語言亮點。
二、方法舉例精講
(一)方法技巧:觀點式:分論點+回扣總論點+升華
(二)解析:
1.分論點:為自己文章寫作時,使用的所有分論點,常見于三個;
2.總論點:通過分析人物的精神品質、實事包含的原因、事件的影響等引出總論點;
3.升華:常見的文章升華方式有:(1)理論高度升華,如文章總論點為實施鄉(xiāng)村振興,可以升華為落實城鄉(xiāng)協(xié)同發(fā)展或者開展戰(zhàn)略規(guī)劃等;(2)結合自身談落實,如文章總論點為青年人應不負青春,可以升華為作為時代青年肩負責任;等。
(三)舉例:
題干:給定資料5中提到:“是故事者生于慮,成于務,失于傲。不慮則不生,不務則不成,不傲則不失。”請結合你對給定資料的思考和對這句話的感悟,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解析:
(1)詩句翻譯:運用初高中知識背景翻譯或組詞,確定大意。這句話的意思為:所以,事業(yè)產生在謀慮,成功在務實,失敗在驕傲,不謀慮就不會產生,沒有務實就不會成功,不驕傲就不會失敗。
(2)判斷關鍵詞和句子結構:常見的結構有總分、并列或遞進等。這句話為總分結構,整體圍繞“成就事業(yè)需要各種優(yōu)秀態(tài)度”展開,具體態(tài)度為“深謀遠慮、求真務實、戒驕戒躁”,可得:總論點和分論點的大致方向。
【論點呈現(xiàn)】
總論點:以正確姿態(tài)成就偉大事業(yè)
分論點:以正確姿態(tài)成就偉大事業(yè)需要深謀遠慮;
以正確姿態(tài)成就偉大事業(yè)需要求真務實;
以正確姿態(tài)成就偉大事業(yè)需要不驕不傲。
【觀點式】
深謀遠慮是人民需要的價值選擇;求真務實是產業(yè)轉型的時代要求;戒驕戒傲是國家發(fā)展的歷史意義【三個分論點形成排比句】。這些優(yōu)良的精神品質組成了成就偉大事業(yè)的正確姿態(tài)【通過影響引出總論點】。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唯有以正確姿態(tài)成就偉大事業(yè),才能助力第二個百年目標的實現(xiàn)【展望未來進行升華】。
如何寫好申論作文的結尾
申論寫作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從論點、標題、開頭、論證過程、結尾都要抓好,結尾作為整體的一部分,往往容易被忽略,但其實結尾寫好也可以讓閱卷者眼前一亮。下面就說一說申論考試中如何寫好作文結尾。
一、注重結尾首句的對仗
優(yōu)秀的作文結尾,往往在第一句話就讓人耳目一新。精心打造結尾的首句,經常采用的方法是使用對仗的句子,可以引用詩詞、名言,或者積累的優(yōu)詞佳句。
比如引用詩詞: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我們要堅定改革的步伐,繼續(xù)深化改革,以堅定的信念為指引,以理性的思考為前提,以務實的精神為基石,鞏固改革成果的同時,不斷推進改革發(fā)展,實現(xiàn)中國式的現(xiàn)代化。
再比如引用名言:治國有常,利民為本。社會治理要堅持以人為本,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多些雪中送炭的實績,少些花上壘花的虛功。社會治理應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理念,實現(xiàn)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唯有此,才能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yōu)楝F(xiàn)實。
二、注重結尾排比的運用
申論寫作要想議論得有力度、有思想,就應多寫排比句、對仗句,增強氣勢,因此,在結尾也可以采用排比或對仗的句式,最后再適度升華,例子如下:
極端天氣的頻發(fā)、各種資源的銳減,都再次引發(fā)我們關于人與自然關系的深刻思考,實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還任重道遠。接下來,我們將繼續(xù)以“開弓沒有回頭箭”的決心,“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毅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實現(xiàn)“天人合一”的美好愿景,鑄就生態(tài)發(fā)展輝煌。
“利民之事,絲發(fā)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只有把群眾的小事當成自己的大事,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國家“肌體”才能充滿生機活力。服務為民就要始終保持“時時放心不下”的自覺,始終懷有“心系天下蒼生”的情懷,激發(fā)“改革開放再出發(fā)”的更大決心,砥礪“深化改革不止步”的更大干勁,用實際行動讓人民信賴、讓人民滿意。
基層干部的底氣就是老百姓的福氣。基層干部只有勤奮學習,才能“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以新本領滿足民眾新需求;只有剛正不阿,才能“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以清風正氣滿足民眾公平正義需求;只有深入群眾,才能“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以實際行動為民眾干實事,做好事。基層干部必須要底氣足,讓百姓生活更牛氣,讓百姓幸福更旺氣。
寫好結尾打造語言亮點
結尾是全文內容發(fā)展的必然結果,是文章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務必要寫結尾以保證全文結構的完整,所以結尾應當響亮有力,催人奮進,令人警醒。申論結尾最大的作用在于,要收束全文,突出中心論點;其次要打造語言亮點,突出考生的寫作素養(yǎng)。具體可以怎么寫,下面給出比較常見的兩種方法。
一、引言——旁征博引,凸顯底蘊
文章之中出現(xiàn)詩歌、散文、名言警句,并且引用恰當合理,考官在閱卷中讀之一定感覺如沐春風。因此大家積累名言警句時,可按照考試熱點進行分類,每個熱點話題背誦一個或兩個即可,一天背兩個,考試的時候相信你的儲備一定足以應對這個考試。
【例】話題“奮斗”:1.回望過往的奮斗路,堅定歷史自信,讓我們蕩開層云千疊,踏平坎坷成大道,回望過往的奮斗路,掌握歷史主動,讓我們乘風破浪萬里,直掛云帆濟滄海。2.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磨礪,始得玉成。回首來時路,我們通過奮斗,披荊斬棘,走過了萬水千山。
【例】話題“為民”:1.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過于為人民而奮斗。2.意莫高于愛民,行莫厚于樂民。3.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是我們最大的靠山。
二、排比——增強語勢,深化中心
運用排比手法,層層推進,可增強氣勢,氣貫長虹。可在開頭和結尾兩部分以事例或意義進行排比,由三句或三句以上內容相關、結構相似的句子組成。相較于名言警句的積累,排比句的書寫就不是簡單的背就能解決的,需要大家在平時的時候多寫多練,掌握了這門技術,在考場上自然而然的運用就可以了。排比中比較普遍且簡單的書寫結構可以是以下幾種:
結構一:從A事例到B事例+從C事例到D事例+從E事例到F事例……
【例】從菊兒胡同的詩意棲居到芙蓉古鎮(zhèn)的楓涇尋畫,從媽祖文化的源遠流長到鶴西缸窯的空谷絕響。
結構二:當問題1發(fā)生時……+當問題2發(fā)生時……+當問題3發(fā)生時……
【例】當某市政府為了追求人類利益最大化而大肆屠殺狗類時,當M市某機關工作人員為一時痛快而虐貓時,當某企業(yè)為了追求巨額利潤而在活熊體內取膽汁之時,我們不得不羞愧的承認當前我國動物福利保護還存在很大缺陷。
結構三:(個人)意義1+(社會)意義2+(國家)意義3……
【例】誠信是社會安定和諧的基本前提,是政府取信于民的重要基礎,是國家興旺發(fā)達的有效保障。
打好申論文章寫作收官戰(zhàn)
想要申論文章完美收官,結尾發(fā)揮著錦上添花的作用。虎頭蛇尾是申論文章寫作的大忌,因此想要寫好一篇作文,做到虎頭豹尾是寫作的重中之重。在這里,為大家進行深入分析,提供多種結尾寫作方法,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一、結尾寫作的基本要求
(一)簡潔:從字數來看,結尾一般為150-200字,與開頭字數大致相同。
(二)總結全文:需在文章最后將全文的中心觀點再次進行闡述,回扣文章內容。
(三)升華主題:需聯(lián)系當下時政熱點對文章主題進行提升,呼應熱點內容,展現(xiàn)政治素養(yǎng)。
二、結尾寫作的常用方法
(一)基礎式:回扣主題+總結分論點+升華
示例:規(guī)則意識不僅關乎著個人健康正確的人生道路方向,還關乎著社會文明、和諧的環(huán)境氛圍,更關乎中國“禮儀之知”的傳承發(fā)展,(回扣主題)唯有個人自覺自律、立法保駕護航、媒體輔助監(jiān)督,(總結分論點)規(guī)則意識才現(xiàn)在每個公民心中扎根,在中國遍地開花結果。(升華)
技巧解讀:回扣主題部分可以聯(lián)系材料中核心觀點出處段落,或者是前面三道四道非作文部分的題干。總結總分論點部分完全可以使用優(yōu)化前的總分論點或者對總分論點進行同義轉述。
(二)背景式:闡述背景+聯(lián)系主題分析(意義或對策)+升華
示例:脫貧攻堅戰(zhàn)的全面勝利,標志著我們在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實現(xiàn)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大步。(闡述背景)“勝非其難也,持之者其難也。”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鄉(xiāng)村振興新的起點。(聯(lián)系主題分析)我們沒有任何理由驕傲自滿、松勁歇腳,必須乘勢而上、再接再厲、接續(xù)奮斗。(升華)
技巧解讀:背景部分可以結合材料中背景性段落,也可以考慮使用通用的背景,比如黨的二十大開局之年、十四五攻堅之年等共性表述。中間分析部分可以考慮對分論點進行轉述。
(三)引言式:名言+聯(lián)系主題分析(意義或對策)+升華
示例:“一個拋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fā)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場歷史悲劇。”(引言)習總書記的講話一語道破文化對于發(fā)展的重要性,沒有文化的民族會上演悲劇,沒有文化的城市會失去靈魂。(聯(lián)系主題分析)城市文化唯有在傳承中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中傳承,才不會被割裂,才能更好地延續(xù),助力城市發(fā)展。(升華)
技巧解讀:引言完全可以考慮使用題干句子,通過題干句子再現(xiàn)再次強調主題詞。
結尾寫好一樣可以給申論文章添色增香,各位考生不要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