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事業(yè)單位考試中,資本的分類既是重點,也是難點。本文幫助大家梳理資本在不同視角下的分類。
一、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
按照資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價值生產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馬克思將資本分為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
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資本以兩種形式存在:一部分以生產資料形式存在,一部分以勞動力的形式存在。以生產資料形式存在的這部分資本,包括勞動資料和被加工的勞動對象,它的物質形態(tài)會在生產過程中不斷地被磨損、消耗,用以生產新成品,其價值也隨之轉移到新產品中去,但它不會使價值發(fā)生量的增殖,也就是說不會產生新價值,因此這部分資本被稱為不變資本(c);而以勞動力形式存在的這部分資本,它的價值在生產過程中沒有轉移到其他產品中去,但工人的勞動創(chuàng)造出新的價值,發(fā)生了價值增殖,因此勞動力被稱為可變資本(v)。
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區(qū)別在于兩點。
1,兩者的存在形式不同。不變資本以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形式存在,二者合稱為“生產資料”;而可變資本則是以勞動力的形式存在。
2,在剩余價值生產中,這兩種資本所起的作用不同。在商品生產過程中,不變資本的價值在生產過程中被轉移到新產品中去,轉移這件事本身并不改變自己的價值量,只是相應價值的載體發(fā)生了變化。而可變資本的價值是可以在生產過程中通過工人的勞動再生產出大于它自身的價值,這樣價值量就發(fā)生了增值。因此我們也才能夠知道,剩余價值不是資本家的全部預付資本產生的,而只是由可變資本產生的。證明了工人的剩余勞動,乃是剩余價值的源泉。
二、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
按照資本價值周轉方式不同,馬克思又將資本劃分為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
以廠房、機器、設備和工具等勞動資料的形式存在的生產資本,在生產過程中,它的物質形態(tài)全部參加生產過程。在生產過程中,它會受到磨損,但它的物質形態(tài)可以長期保持固定不變,馬克思將這部分資本,稱為固定資本。由于固定資本在生產過程中,價值只是發(fā)生轉移,而不能增殖,因此固定資本屬于不變資本的一部分。它的價值隨著商品的銷售分批次回收。
用于購買原料、燃料、輔助材料等勞動對象和用于購買勞動力的那部分生產資本,在生產過程中一次性投入生產,其價值隨著商品的出售一次性收回,這部分資本叫做流動資本。它包括全部可變資本(勞動力)和一部分不變資本(勞動對象、輔料、燃料等)。
例題:下列既屬于不變資本,又屬于流動資本的是?( )
A.生產工具 B.原材料 C.工人 D.廠房
【答案】B。解析:AD選項錯誤,生產工具與廠房,不使價值增值,屬于不變資本;在生產過程中全部投入生產,其價值量隨著商品銷售分批回收,屬固定資本。C選項錯誤,工人屬于勞動力,生產過程中使價值增殖,因此屬于可變資本,不符合題義。B選項正確,原材料在生產過程中,不能使資本發(fā)生增殖,故屬于不變資本;其價值一次性轉移到新產品中去,并隨著商品銷售一次性收回,故屬于流動資本。故本題答案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