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學這部分內容在事業(yè)單位考試中占有相當?shù)谋壤饕疾榉绞绞抢斫庑钥键c,難度較大,但是內容涉及面較小,只要理解清楚,弄清經濟學相關知識。因此,對于經濟學知識的積累尤為重要,提高做題的正確率。
中國作為2020年主要經濟體中唯一經濟正增長的國家,并且在2021年制定了更高的經濟目標,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一、經濟增長面臨的挑戰(zhàn)
2020年是非同尋常的一年。因為抗疫的巨大成功,中國經濟增長率先出現(xiàn)V型反彈,全年實現(xiàn)了2.3%的增長速度,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正增長的國家。展望2021年,中國經濟有望繼續(xù)呈現(xiàn)較強的恢復態(tài)勢。
從國內方面看,如果沒有必要的政策支撐,消費、投資和出口等方面的增長很可能會低于預期。受疫情反復的影響,當前我國的就業(yè)和收入恢復相對緩慢,因而消費依然比較乏力。由于經濟開始恢復和地方財政壓力的影響,基建投資的增速已經出現(xiàn)回落,房地產新政的出臺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房地產投資。相比而言,出口方面似乎可以相對樂觀。因為無論全球疫情如何發(fā)展,出口都會保持增長。如果疫情繼續(xù)發(fā)展,各國對中國的醫(yī)療防護物資的需求會大幅增加;如果疫情趨于緩解,全球經濟恢復加快也會拉動中國的出口。
二、宏觀經濟政策選擇
正因為面臨著各種挑戰(zhàn)和不確定性,結合中國經濟存在著一些中長期的結構性問題,我們認為,今年中國應繼續(xù)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同時保持貨幣政策穩(wěn)健以及人民幣匯率相對穩(wěn)定。大多數(shù)宏觀經濟刺激政策不宜退出,但在刺激的力度、方式和重點上應該做出一定的調整,更多地將經濟刺激計劃與深層次結構性改革相結合。
第一,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在百年一遇的疫情沖擊下,面對保就業(yè)、保主體和保民生等紓困需求,大幅度增加政府支出,減少中小企業(yè)的稅費負擔,擴大政府負債是能夠快速見效的措施。
2021年,在國內疫情并未完全結束,國外疫情依然相當嚴重,經濟仍有下行壓力的時候,繼續(xù)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具有合理性。由于抗疫支出明顯減少,預計今年不再需要發(fā)行特別國債。為了保持必要經濟增速和就業(yè)水平,加快推動各項結構性改革,今年預算內財政赤字率和地方專項債的新增發(fā)行規(guī)模原則上不宜低于去年。今年積極財政政策的著力點應該更多地放在促進結構性改革。應聚焦解決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堵點、痛點、難點,繼續(xù)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努力改善需求側管理,通過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增加教育和醫(yī)療資源的有效供給等,降低居民的防御性儲蓄傾向,從而有效地增強消費需求。另外,繼續(xù)大幅度降低中小微企業(yè)的稅費負擔,更好地激發(fā)市場主體的活力,應該作為積極財政政策的一項重要內容。再有,面向“十四五規(guī)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利用有限的財政資源,鼓勵和引導更多的社會資本加大對高端核心技術項目、“兩新一重”項目,以及“碳達峰”、“碳中和”等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項目的投資。
第二,實施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總體上看,這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我國宏觀杠桿率上升最快的一個時期。宏觀杠桿率的快速上升,自然會導致金融風險的相應擴大。近期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的房價出現(xiàn)快速上漲,以及部分股指的過快攀升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貨幣政策相對寬松的結果。從中長期看,不斷增大的還本付息壓力也會制約未來的消費和投資能力。由于這些方面的情況,今年的貨幣政策在總體基調上應該保持穩(wěn)健,繼續(xù)擴張的空間已經十分有限。
不過,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并不意味著轉向從緊,更不意味著短期內急轉彎。首先,當前經濟恢復依舊比較脆弱,增長前景仍有較大的不確定性,貨幣政策過快收緊不利于經濟的穩(wěn)步回升。其次,自去年四季度以來,非金融企業(yè)開始去杠桿,市場利率逐漸走高,并一度導致流動性緊張。如果過快轉為從緊的貨幣政策,很可能導致一些企業(yè)的資金鏈斷裂、信用風險擴大甚至資產泡沫破裂。再次,利率上行過快不利于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不利于地方專項債的發(fā)行,并可能加大財政政策對私人部門投資的擠出效應。最后,如果出現(xiàn)利率過快上行,還可能導致國內外利差的進一步擴大,從而增大人民幣升值壓力。
第三,保持人民幣匯率相對穩(wěn)定,避免過快升值。展望2021年,盡管人民幣匯率有可能呈現(xiàn)雙向波動,但總體上看將會面臨進一步升值的壓力。這是因為,其一,如前所述,雖然全球疫情發(fā)展仍有不確定性,但無論怎樣發(fā)展,中國今年的進出口和經常項目都有望保持順差。其二,美聯(lián)儲的極度寬松貨幣政策預計今年難以改變,中美之間的利差仍將保持在200個基點左右,這將繼續(xù)鼓勵資本凈流入中國。其三,拜登政府新近提出的1.9萬億美元的紓困救助計劃加大了人們對未來通脹的擔憂,有可能進一步促使美元處于疲軟狀態(tài),這對人民幣繼續(xù)走強將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雖然近日新任財政部長耶倫表示她更愿意看到一個強勢的美元,但這會在多大程度上阻止人民幣的升值尚有待觀察。
如果人民幣繼續(xù)呈現(xiàn)較快升值,如升破1美元對6元人民幣,那么有可能對中國的出口和經濟恢復構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對此,主要有三個應對選項。一是外匯市場干預;二是加強資本流入控制;三是適當放松資本流出管控。這些選擇雖然都可以阻止人民幣升值,但其綜合影響有所不同。外匯市場干預會導致央行被動增加人民幣投放。在當前CPI尚處低位的情況下,這不大可能成為問題,但持續(xù)操作有可能招來“貨幣操縱”指責,從而使我們在未來的對美經貿談判中處于不利地位。加強資本流入管制可能在短期內見效比較明顯,但與我國擴大對外金融開放的基本政策取向相悖,不利于提高我國資本市場(特別是國債市場)的開放度,也不利于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
三、試題展示與分析
1.根據需求理論,當橘子的價格上漲時,人民對橙子的需求量會:
A.減少 B.增加 C.保持不變 D.不確定
【答案】B【解析】橙子和橘子屬于替代品,當橘子價格上升,橘子的銷量就會下降,但是替代品橙子的銷量就會上升。故正確答案為B。
2.當某一國家持續(xù)出現(xiàn)經濟過熱、通貨膨脹率上升現(xiàn)象時,該國應采取的措施是:
A.提高利率、放寬信貸 B.提高利率、收緊信貸 C.調低利率、放寬信貸 D.調低利率、收緊信貸
【答案】B【解析】利率、信貸都是主要的貨幣政策工具。當經濟過熱、通貨膨脹率上升時,應當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抑制社會需求。提高利率、收緊信貸都是緊縮性貨幣政策,能夠刺激儲蓄、減少貸款,從而減少流通中的貨幣量,抑制需求,實現(xiàn)抑制經濟過快增長、降低通脹率的目的。故正確答案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