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國各地的事業(yè)單位考試中,對于科技新聞的考察,向來是一個常考點,很多同學會覺得科技新聞比較難記,為了讓同學們的記憶更深刻,下面為同學們深化一下這部分的知識點。
【試題-單選】下列關于神舟十二號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神舟十二號,簡稱“神十二”,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fā)射的第十二艘飛船,是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第四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
B.飛行乘組由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組成,湯洪波擔任指令長
C.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點火發(fā)射
D.3名航天員將成為 “天和”核心艙的首批“入住人員”,并在軌駐留3個月,開展艙外維修維護、設備更換、科學應用載荷等一系列操作
【答案】B。
【解析】飛行乘組由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組成,聶海勝擔任指令長,不是湯洪波。所以B選項說法錯誤,其余選項說法均正確。因此本題選擇B。
知識深化:
我國的載人飛船用“神舟”系列來命名。神舟十二號,簡稱“神十二”,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fā)射的第十二艘飛船,是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第四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北京時間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發(fā)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由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組成,聶海勝擔任指令長,備份航天員為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是的任務有以下主要目的:在軌驗證航天員長期駐留、再生生保、空間物資補給、出艙活動、艙外操作、在軌維修等空間站建造和運營關鍵技術,首次檢驗東風著陸場的航天員搜索救援能力;開展多領域的空間應用及試(實)驗;綜合評估考核工程各系統(tǒng)執(zhí)行空間站任務的功能和性能,進一步考核各系統(tǒng)間的匹配性和協(xié)調(diào)性,為后續(xù)任務積累經(jīng)驗。按計劃,神舟十二號飛船入軌后,將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對接于天和核心艙的前向端口,與天和核心艙、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形成組合體。航天員進駐核心艙,執(zhí)行天地同步作息制度進行工作生活,駐留約3個月后,搭乘飛船返回艙返回東風著陸場。
此次飛行任務主要有以下的四個方面:
一、開展核心艙組合體的日常管理,包括天和核心艙在軌測試、再生生保系統(tǒng)驗證、機械臂測試與操作訓練,以及物資與廢棄物管理等;
二、開展兩次出艙活動及艙外作業(yè),包括艙外服在軌轉移、組裝、測試,開展艙外工具箱的組裝、全景攝像機抬升和擴展泵組的安裝等工作;
三、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進行空間應用任務實驗設備的組裝和測試,按程序開展空間應用、航天醫(yī)學領域等實(試)驗,以及有關科普教育活動;
四、進行航天員自身的健康管理。按計劃開展日常的生活照料、身體鍛煉,定期監(jiān)測、維持與評估自身健康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