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公共基礎(chǔ)知識經(jīng)濟知識:需求和影響需求的因素
經(jīng)濟學的相關(guān)內(nèi)容是公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事業(yè)單位考試中對經(jīng)濟學的考查又往往會結(jié)合日常生活。當然,經(jīng)濟學內(nèi)容廣泛,可知識點甚多,但重者恒重,我們接下來就帶大家來學習其中一個重要的內(nèi)容——需求和影響需求的因素。
一、需求的含義
需求是指消費者在一定的時期內(nèi)在各種可能的價格水平愿意并且能夠購買的該商品的數(shù)量。簡單來說就是既具有購買欲望又具有購買能力。例如:小明月入5000元且想買瓶可樂。
二、影響需求的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影響商品需求因素有很多,但主要因素是以下五種:商品的價格、消費者的收入水平、相關(guān)商品的價格、消費者的偏好和消費者對該商品的價格預期等。其中價格是影響需求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
1.商品的價格。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一般來說,商品價格和需求量成反比。商品的價格提高,該商品的需求量就會減少,反之增加。例如:每斤蘋果由3元漲成6元,蘋果的銷量會有下降。
2.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對于一般商品來說,消費者收入和需求量成正比。當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增加時,就會增加對商品的需求量。反之減少。例如:小張月入2000元時他會購買1斤蘋果,當變?yōu)樵氯?000元,他會增加蘋果的購買量。
3.相關(guān)商品的價格。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當一個商品本身的價格不變,而和它相關(guān)的其他商品的價格發(fā)生變化時,這種商品本身的需求量也會發(fā)生變化。而相關(guān)商品一般指該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補品。
(1)替代品價格與該商品的需求
替代品是指能夠相互替代以滿足消費者的同一種需要的商品,如雞蛋和鴨蛋。替代品價格與該商品的需求成正比。替代品的價格提高,則對該商品的需求增加,反之減少。如雞蛋價格上漲,雞蛋需求就會下降,因雞蛋和鴨蛋相互替代,故鴨蛋的需求上升。
(2)互補品價格與該商品的需求
互補品指必須互相配合,才能共同滿足消費者的同一種需要的商品,如羽毛球和球拍。互補品價格與該商品的需求成反比。互補品的價格提高,則對該商品的需求減少,反之增加。如羽毛球價格上漲,球的需求下降,因球和球拍需相互配合,故球拍的需求也會下降。
4.消費者的偏好。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消費者的偏好與該商品的需求量成正比。當消費者對某種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強時,該商品的需求量就會增加,反之減少。例如:小李比較喜歡喝可樂就會增加可樂的購買。不喜歡喝茶時就會減少對茶的購買。
5.消費者對商品的價格預期。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預期價格與該商品的需求量成正比。當消費者預期某種商品的價格在未來會上升時,就會增加該商品的現(xiàn)期需求量,反之減少。例如:消費者預計未來房價會上漲,現(xiàn)在就會增加房子的購買。
【試題練習】
1.(多選)以下商品屬于互補品的是( )。
A.筆芯和筆桿
B.牙膏和牙刷
C.汽車和汽油
D.牛肉和羊肉
【答案】ABC【解析】互補品指兩種商品必須互相配合,才能共同滿足消費者的同一種需要的商品。其中ABC的三對關(guān)系都必須相互配合才能滿足需要,ABC正確;而牛肉和羊肉屬于替代關(guān)系,D不正確。故正確答案為ABC。
【考點點撥】本題考查的知識點主要是替代品和互補品,考試中既有識記性考查又有理解性考查,總體難度不大,備考中需要多注意二者概念區(qū)別以及二者與該商品需求量的關(guān)系。
2.(單選)以下符合需求的是( )。
A.小李月入2000元,想靠自己買一艘價值1800萬的游艇
B.小孫相中一臺電腦,但因價格原因沒有購買
C.小吳身家千萬,卻十分討厭螺螄粉
D.小胡在雙十一期間購買了一臺價值3000元的手機。
【答案】D【解析】需求即具有購買欲望且有購買能力。A項和B項中都屬于有購買欲望但無購買能力,AB不符合;C項屬于有購買能力但無購買欲望,C不符合;D項屬于既有購買欲望又有購買能力,D符合。故正確答案為D。
【考點點撥】本題考查知識點為需求的含義,考試中側(cè)重于結(jié)合生活案例的理解性考查,備考中掌握概念的同時要多結(jié)合生活實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