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試技巧:綜合分析題如何巧妙應對 答得精彩
掌握技巧,高效應對面試綜合分析題
在公職類崗位的面試中,綜合分析類題目既是必考題型,更是一大難點。但是很多考生在對于這類題目作答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硬按套路作答,對題目理解不到位,作答邏輯混亂,內(nèi)容展不開或者泛泛而談等問題,在這里為大家總結(jié)一些考場的作答經(jīng)驗。
一、明確題目核心問的是什么
在面試題目當中很多同學容易在答題的過程中出現(xiàn)偏題,核心話題提煉錯誤等問題,導致出現(xiàn)答非所問的情況,比如“當前很多省份都針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下發(fā)了集中整治通知,然而當前一些基層單位仍層層簽訂責任狀,導致基層責任狀滿天飛、過多過濫,存在嚴重四風問題。對此,你怎么看?”對于這道題目來說核心話題應該是圍繞“集中整治通知后,仍有基層單位層層簽訂責任狀”來談看法,但是有的同學如果不認真審題,很可能答成“對于基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你怎么看?”這就容易出現(xiàn)偏差,核心話題不準導致后續(xù)分析空洞、不具有針對性。
二、分析的方向要符合主流價值觀
既然我們報考公職類崗位,價值觀取向就應當與政府的立場相一致,在說明表態(tài)的時候,應結(jié)合宏觀政策背景或者站在政府的立場思考問題,體現(xiàn)良好政治素養(yǎng),才更能贏得考官的青睞。比如“刑滿釋放人員做勵志網(wǎng)紅,你怎么看?”可能有的同學表示支持,認為刑滿釋放人員由于出獄后找工作不易,他們的路都被堵死了,總要給他們一個機會。但如果了解此類現(xiàn)象的實際情況,深入思考就會發(fā)現(xiàn)以“刑滿釋放”為噱頭進行不當營銷的行為存在一定風險,可能會讓很多青年人覺得坐牢也沒什么大不了,反而會增加流量和關(guān)注。主播作為一個出現(xiàn)在公共領域的社會形象,應當要把底線給劃好,刑滿釋放人員絕不是“勵志”人員。
三、答題內(nèi)容要適當展開,更要有條理
很多同學在分析內(nèi)容時容易出現(xiàn)過于淺顯,甚至沒話可說的情況,不能體現(xiàn)出自身良好的分析能力。這個時候,大家應當先緊扣核心話題展開分析,先梳理清楚答題的脈絡框架,再結(jié)合題干給定信息進行細化展開,這樣邏輯層次和內(nèi)容豐富度都能很好的體現(xiàn)。當然,在回答過程中也要正確使用“一、二或者首先、其次”等邏輯詞,這樣既能保證答題內(nèi)容能夠?qū)訉舆f進,也能讓我們在表述的時候條理性更強。例如針對當前城市綠化存在“生態(tài)形式主義”這一現(xiàn)象,我們在分析的時候就可以從不同的主體入手,以小見大分析其危害。例如一是危及城市原有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二是影響城市居民身體健康,三是提高管護成本,造成鋪張浪費等。
四、既要會分析,也要會解決
我們都知道,綜合分析類的題目一般都是談“看法”,有的同學認為只需要分析即可,但是,作為未來的公職人員,我們不能只分析當下,更要學會解決問題。為了更好的提出解決對策,同學們可以從“誰來做、給誰做、怎么做、做什么。”這幾個維度來具體展開,這樣才能更好讓考官了解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面試成功率。
面試綜合分析題如何利用題干觀點
綜合分析作為面試高頻考察題型,同樣作為考試難點,其出題的形式也非常多樣,可以考查社會熱點事件,或是名人名言、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還有微材料等創(chuàng)新題型。其中,在考察一些現(xiàn)場或名言的基礎上,還會在題干中加入觀點。比如下面這道題。
為進一步優(yōu)化政務服務公眾號,現(xiàn)在有兩個工作思路,A方案:提升公眾賬號影響力,引起盡可能更多人關(guān)注,話題火爆最重要;B方案:公眾號首先姓“公”,要有公信力,更注重質(zhì)量。對于這兩種工作方案,你怎么看?
在看到這道題目時,不少同學第一反應就是“做選擇”。選擇其中一個自己認同的觀點,再進行論證分析,這樣就沒有辦法充分利用題干信息,導致分析也不全面。所以,我們在看到這類題干中有“觀點”的題型,可以把題干拆分為幾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核心話題,即“政務服務公眾號”如何做更好,第二部分為觀點一,“話題火爆最重要”,第三部分為觀點二,“要注重質(zhì)量”。審完題后,我們就可以展開分析了。
首先,針對核心話題給出我們的總體觀點,可以根據(jù)自身對話題的了解程度答出個性化。例如“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黨政機關(guān)探索‘互聯(lián)網(wǎng)+政務’與時俱進的體現(xiàn),也是走好新時代網(wǎng)上群眾路線的重要途徑。”只要大家在表述中,體現(xiàn)出對于話題的態(tài)度即可,無需過度展開,以免與后面分析內(nèi)容重復。
其次,針對題干兩個觀點都需要分析。順序上來說,可以根據(jù)題干給出的順序,先分析 “話題火爆”為什么重要,再分析“公信力”為什么重要;也可以根據(jù)重要性排序,例如,政務新媒體姓“公”,公信力是最核心、最本質(zhì)的,我們也可以先談談為什么公信力最為重要,再談此基礎上需要增強傳播的重要性。“話題火爆”強調(diào)的是傳播效果,注重引導力、影響力,而“公信力”強調(diào)的是政務媒體發(fā)聲的嚴肅、理性和專業(yè)。論證過程中,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未來,大家在遇到“話題+觀點”就可以充分利用題干信息,進行適當分析。當然,運用好以上技巧的前提是大量練習的鋪墊,只有在平時的練習和模擬中能夠加以運用和不斷熟悉,才能真正讓技巧成為自己實力的一部分。
面試綜合分析題回答要有感染力
綜合分析能力是參加公職面試必須具備的能力,能在考場上更好地駕馭體現(xiàn),考生還須做好以下幾點:
1.從聽眾的角度理解綜合分析能力。
綜合分析能力,就是對評價對象有總結(jié),有多角度全面分析的能力。
我們所講的內(nèi)容,保證聽眾愿意聽,能聽懂,需要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綜合分析能力,考官能判定考生具備的條件就是,考生的答案需要準確圍繞評價對象,答出自己的結(jié)論和分析過程,這就要求考生的答案是結(jié)論+分析的邏輯結(jié)構(gòu)。
2.從提問方式中確定答題框架。
談看法、談理解,答題框架基本是對評價對象的看法是什么+為什么是這個看法+未來如何應對三部分組成。
3.從題干中充實答題要點。
例:習近平總書記說:“人民就是江山。我們共產(chǎn)黨打江山、守江山,都是為了人民幸福,守的是人民的心。”請結(jié)合崗位,談談你的理解。
談理解-框架:(1)這句話的中心思想是什么,(2)為什么強調(diào)這種思想,(3)怎么踐行這一思想。
題干關(guān)鍵詞:人民、江山、幸福、心
要點:(1)這句話的中心思想:人民至上。
(2)為什么強調(diào)這種思想:人民的地位和江山同等、密切聯(lián)系群眾是優(yōu)良作風、黨的宗旨和執(zhí)政理念證明、黨史經(jīng)驗證明、人民至上意義非凡等。
(3)如何踐行這種思想:牢記黨的性質(zhì)宗旨,堅持人民至上;立政德,擔當人民需求;干實事,一心為民。
4.適當積累素材。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青年興,則國家興;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為政于天下;克勤于邦,克儉于家等等。
5.角色代入,情感投入。
綜合分析能力是公職人員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答題中最好代入公職身份,體會問題,體會工作要求,作答才會更真摯,有感染力。
面試綜合分析開放式問題高分技巧
在各類公職面試考試中,綜合分析題極其重要。首先綜合分析是必考題目,其次作為首道題目能夠影響考官的第一印象,最后由于題目本身的復雜性能夠?qū)崿F(xiàn)更多差異化作答,相對其他題目更容易拉開分差。同學們雖然會在綜合分析板塊刻苦訓練,但時常忽略該題型的一個小分支——開放式問題,在考場上突然遇見便自亂陣腳。今天,用一道題目向大家講解該類題型的作答技巧。
【例題展示】
黨的百年歷史長河中,有很多奉獻、奮斗的人物和事跡。談談你印象深刻的人或事。
【技巧點撥】
一、問什么答什么。首先在開放式問題中,問法往往是比較創(chuàng)新的,容易出現(xiàn)粗心而偏題的情況。其次同學們可能擔心直接回答容易語言匱乏,因此盲目地套用模板,圍繞“黨史”,或者“黨史中有很多優(yōu)秀人物”進行評價、分析論證,反而給考官留下不切題的負面印象。因此在此類題目中,更建議大家開門見山,快速切入問題,即印象最深刻的人或事是什么。這就要求同學既要儲備熱點知識,例如背誦積累黨史人物或故事;也要有一定思維發(fā)散能力,能夠快速挖掘過去學校、生活、工作中了解到的黨史人物、故事,例如語文課本中的:金色的魚鉤、狼牙山五壯士;當?shù)氐募t色故事;或者張桂梅、黃文秀等知名模范黨員事跡。
二、說明選擇邏輯。為了增加語言的豐富度和充分論證題目,必須進一步說明選擇該人物或者事跡的理由,即為什么讓你印象深刻。要想論述生動形象,引起考官共鳴,一方面需要我們對選擇的人物事跡了解詳細,才能將細節(jié)描述到位。例如張桂梅老師有一天突發(fā)疾病暈倒,醒來后第一句話就是要將喪葬費預支掉,要用在山區(qū)的女孩子身上才放心,用人物、事跡的細節(jié)打動考官;另一方面也要充分結(jié)合實際,結(jié)合時代背景、社會問題、自身經(jīng)歷等說明該人物、事跡的難能可貴,例如當下的部分青年人、黨員干部只注重自身利益,在工作上躺平等,張桂梅老師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三、展現(xiàn)自身價值觀。幾乎所有綜合分析題都是在考查考生的價值觀,國家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更是為了引導青年思想,明白黨帶領人民一路走來不易,從而激勵青年樹立理想信念,培養(yǎng)吃苦耐勞精神。所以在此類題目中建議最后結(jié)合自己的真實體悟談談啟示,以真情打動考官。例如在以后的工作中,雖然不能像張桂梅老師一樣將全部人生奉獻給教育事業(yè),但是也會在單位中積極擔當,從大局出發(fā),認真落實好領導交代的每一件事,不辜負領導和群眾的期盼。
技巧很多,唯有深諳其道,才能駕輕就熟為我所用,希望大家勤學苦練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