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務員考試面試技巧(二)
面試技巧:要注意這三個容易失分的點
在公務員面試備考過程中,很多小伙伴常常會因為自己的主觀理解而陷入一些誤區(qū),導致備考方向出現(xiàn)偏差,事倍功半,甚至直接影響面試結果。本文總結了參加面試時必須要糾正的幾個錯誤觀點,希望大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一、答題時間不是越長越好
很多小伙伴會糾結自己的答題時間過短,認為時間越長才說明實力越強,殊不知,答題時間的長短是相對于答題內容來判定的。
如果一個考生儲備豐富、知識面夠寬,在答題時可以做到不重復、不啰嗦,無明顯停頓又條理清楚,緊緊圍繞主題侃侃而談、滔滔不絕,那么即便一道題答了四五分鐘,考官也愿意聽、而且也聽得進去,只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就可以了;但如果考生缺少知識和語言的儲備,說話很不流暢、又沒有條理,想到哪說到哪,那么即使只說了不到兩分鐘也是會讓人感覺時間很長。
簡而言之,答題時間不是越長越好,而是要根據(jù)考生自己的儲備情況盡量做到不說廢話、不明顯停頓,邏輯清晰地對主題進行闡述,以保質為目的去保量,而非單純?yōu)榱死L答題時間、營造一個內容充實的假象。
二、答題觀點不是越全越好
在備考過程當中,小伙伴們會有這樣一個發(fā)現(xiàn),有些題在觀點和解決措施上與小伙伴兒們想的不一樣,又似乎都有各自的道理。例如這道題:“大學生貸款買蘋果手機,為了還錢工地搬磚,你怎么看?”有人說大學生盲目攀比、不顧學業(yè),應該正確引導、及時遏止;也有人說大學生自食其力、靠勤奮勞動為自己的消費買單,不啃老、不偷搶,值得肯定。聽起來兩種觀點都有道理,到底哪種對呢?
其實這種情況經(jīng)常會有,因為面試和筆試不同,面試是一種主觀性的考試,并沒有標準答案,只要能夠自圓其說、論理有據(jù)就可以了。這時候考生往往會產(chǎn)生另外一個錯誤的想法,就是誰想到的點多誰答題就更全面、考官就更喜歡,卻不知道觀點越多越論述不清楚,觀點不明確、重點也不突出了,兩點論還要有重點論。同理,對于解決問題的措施也不在多寡,而是要看是否有效。
所以,我們在備考練習時一定要圍繞“一個中心”展開論述和采取有效辦法解決問題,事實上以大多數(shù)考生的水平來說,能夠根據(jù)自身的知識儲備答好題已經(jīng)很好了,追求那種“巨無霸”式的點全、方法多并不現(xiàn)實、也沒必要,往往適得其反、犯了思維混亂、沒有重點的錯誤。
三、答題語言不全要高大上
公務員是公眾眼中的精英群體,說話辦事要得體、有涵養(yǎng),但并不是要大家盡顯辭藻的華麗、理論功底的深厚。大家回答要適度而行,如果是地市及以下的基礎性崗位,則需要考生展示更多的實踐操作能力、學習能力以及發(fā)展?jié)摿Φ鹊龋脊僖氖且粋€踏踏實實做事、既可為領導分憂又能接地氣兒與群眾打成一片、體現(xiàn)政府形象的基層工作人員,而非夸夸其談、只說些“假大空虛”的“閑人”。
因此,答題切忌就事論事、浮于表面,上綱上線、無限拔高,少些方向性和結論性的語言,多闡述具體論據(jù)和做法,適當運用名言警句及專有詞匯體現(xiàn)知識底蘊、加強論述效果。
面試技巧:有趣的情緒脫敏訓練
面試考場上,很多考生會出現(xiàn)緊張、焦慮、出冷汗等現(xiàn)象,而大多數(shù)人會將發(fā)揮失誤歸咎于自身缺乏自信心,其實并不單單是自信心不足,而是職場面試“克拉克”現(xiàn)象。澳大利亞長跑名將克拉克被稱為田徑奇才,但每次奧運會都會過分緊張,導致賽場上發(fā)揮屢屢失常,與金牌失之交臂。有類似情況的同學不妨試試情緒脫敏訓練,系統(tǒng)提升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和心理承受能力,爭取在公務員面試的考場上過關斬將,成功上岸。
調整自己的預期值
據(jù)調查顯示,有的求職者在面對普通求職時表現(xiàn)優(yōu)異,而在應聘較高職位時則難以發(fā)揮出正常水平,莫名其妙地心慌。公務員考試對大多數(shù)考生來說是人生的一次重大面試,決定了未來的職業(yè)方向,所以很多考生會過分重視自己的應試表現(xiàn)及面試成績。建議大家,在面試前,如競爭對手、筆試成績排名、考官信息等情況最好不要去了解打聽,有時對于和考試無關的一些細枝末節(jié)模糊一點,而將精力放在歷年真題思路的整理和開口練習,往往能避免“克拉克“現(xiàn)象,從而增加面試的成功概率。
真實復刻面試考場
有的考生從來沒有參加過正式的公務員面試,對于自己的表現(xiàn)不了解,或者很難明白自己的定位,總覺得心里沒底。如果能夠進行一次面試模擬考試,真實復刻面試考場,大多數(shù)人就都能明白自己的實際情況,并能夠在之后的備考中根據(jù)自己暴露出的問題重點改進,而不是盲目備考。另外,在復刻考場時,如果能用手機錄制自己的答題狀態(tài),就能客觀還原自己在面試考場上的表現(xiàn),解決盲目備考的問題。
利用想象系統(tǒng)脫敏
如果沒有條件進行考場復刻,考生可以利用想象進行脫敏訓練。首先,找到一個環(huán)境安靜,光線柔和的地方,先閉目養(yǎng)神五分鐘左右,并保持深呼吸狀態(tài)。等到能夠集中精神后,可在腦海中想象面試考場的情景,并且適當想到一些不太順利的場景,持續(xù)五到十分鐘。這樣的脫敏訓練不能太過密集,一周2—3次即可,每次20分鐘。要注意的是,系統(tǒng)脫敏最好有人陪伴,并用手機錄制,在訓練后期觀察自己的表現(xiàn)并對自己的狀態(tài)進行表揚與肯定,從第三者角度減輕自己的壓力。
面試考試是一個人綜合能力的測試,需要克服考場焦慮與恐懼,正常發(fā)揮自己的實際水平,所以希望各位考生在參加考試之前,能夠調整好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用自信與魅力征服考官。
面試技巧:讓考官眼前一亮的5條金句
一、涉淺水者見蝦,其頗深者察魚鱉,其尤甚者觀蛟龍。
釋義:水有深淺,物有異殊。浮于表面,所見不過魚蝦之屬;深入下去,方睹蛟龍之大觀。
出自:東漢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王充所著《論衡》中的“別通”篇。
講話原文:《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會議上的講話。
非凡腳力出眼力,勤想多思著華章。“四力”是有機聯(lián)系、相互促進的整體,構成宣傳思想干部的綜合素質。“涉淺水者見蝦,其頗深者察魚鱉,其尤甚者觀蛟龍。”不斷增強腳力,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撲下身子、沉到一線,才能更好增強眼力、腦力,把情況問題摸清楚,把好招實招提出來。邁進群眾的門檻容易,走進群眾的心坎不易。不斷增強筆力,說老百姓聽得懂的話,寫“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文章,才能真正和群眾打成一片,更加接“地氣”、聚“人氣”。總之,邁開雙腳丈量大地、睜大銳眼洞察天下、開動腦筋深入思考、練就妙筆書寫時代,宣傳思想干部才能不斷提高把握正確方向導向的能力、鞏固壯大主流思想文化的能力、強化意識形態(tài)陣地管理的能力、加強網(wǎng)上輿論宣傳和斗爭的能力、處理復雜問題和突發(fā)事件的能力。
應用:關于深入基層、探索發(fā)現(xiàn)、看問題不能只看表面等話題可以作為論證素材。
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釋義: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卻是無限的。
出自:戰(zhàn)國·莊子《莊子·內篇·養(yǎng)生主第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講話原文:領導人著作《之江新語——求知善讀,貴耳重目》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對學習的追求是無止境的,既需苦學,還應“善讀”。一方面,讀書要用“巧力”,讀得巧,讀得實,讀得深,懂得取舍,注重思考,不做書呆子,不讓有害信息填充我們的頭腦;另一方面,也不能把讀書看得太容易,不求甚解,囫圇吞棗,抓不住實質,把握不住精髓。
應用:遇到態(tài)度觀點類題目以及自我認知類題目中,關于學習的重要性、終身學習的觀念等方面的題目,可以從這個角度出發(fā)。
三、邦之興,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得其人,失其人,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
釋義:國家興盛,在于擁有人才;國家滅亡,則是因為喪失人才。得人也好,失人也好,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致,而是長期發(fā)展變化的結果。
出自:唐·白居易《策林·辨興亡之由》:邦之興,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得其人,失其人,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天地不能頓為寒暑,必漸于春秋;人君不能頓為興亡,必漸于善惡。善不積,不能勃焉而興;惡不積,不能忽焉而亡。
講話原文:《在河北參加省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白居易在《策林·辨興亡之由》中說:“邦之興,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得其人,失其人,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就是說,得人也好,失人也好,都是漸漸形成的,用人上的不正之風長期存在,久而久之,必然會導致嚴重后果。這個道理,我們要牢記。杭州雷峰塔是怎么倒掉的?魯迅有個論述,就是因為去撿磚的人多啊,今天你拿一塊,明天他拿一塊,最后塔就轟然倒掉了。倒下來是頃刻之間的事,但過程是漸進的。有的事,總覺得不是燃眉之急的事,但恰恰是危亡之漸啊!
應用:強調了人才的重要性,遇到綜合分析社會現(xiàn)象和態(tài)度觀點的題目,涉及到人才的時候,在分析的部分可以成為人才重要性的道理論證。
四、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
釋義:能聽取別人意見的為“聰”,能自我反省的為“明”,能克制、戰(zhàn)勝自己的為“強”。
出自: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所撰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中“商君列傳第八”篇。
講話原文:《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批評和自我批評存在的普遍性問題是,自我批評難,相互批評更難。難就難在為人情所困、為利益所惑,怕結怨樹敵、怕引火燒身,說到底還是私心雜念作怪,缺乏黨性和擔當。“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對自己的缺點錯誤,要敢于正視、主動改正。對別人的缺點錯誤,要敢于指出、幫助改進。對同志的提醒批評,要聞過則喜、虛心接受。自我批評要一日三省,相互批評要隨時隨地,不要等小毛病發(fā)展成大問題再提。要讓批評和自我批評成為黨內生活的常態(tài),成為每個黨員、干部的必修課。
應用:談關于黨員干部的個人修養(yǎng)可以從這個角度入手。
五、山積而高,澤積而長
釋義:山由累積而高,水由累積而長。做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有積累才能有所成。
出自:唐·劉禹錫《唐故監(jiān)察御史贈尚書右仆射王公神道碑》
講話原文:領導人在亞洲相互協(xié)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第四次峰會上的講話
山積而高,澤積而長,中國是亞洲安全觀的積極倡導者,也是堅定實踐者。中方將一步一個腳印加強同各方的安全對話和合作,共同探討制定地區(qū)安全行為準則和亞洲安全伙伴,使亞洲國家成為相互信任、平等合作的好伙伴。
應用:比如在自我認知與崗位匹配題目中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你如何在崗位上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等,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用到山積而高,澤積而長,用實干精神,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理想。或者是在答演講類題目的時候也可以用到。
面試技巧:情景模擬題如何多角度勸說溝通對象
情景模擬題目是結構化面試中很常見的題型之一,但很多考生對于這類題目都比較頭疼,不知道如何勸說溝通對象,找不到合適的勸說角度,導致每每答題都很尷尬。今天就給大家簡單講解一下如何多角度勸說溝通對象,達成溝通效果。這類題目想要達到勸說效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發(fā)現(xiàn)溝通對象的優(yōu)點。
想要和溝通對象進行深入溝通,必須先建立溝通的前提,奠定溝通的良好基礎,所以在幫助溝通對象分析和認識問題前,一定要看到溝通對象身上的可貴之處。例如題目:“小王是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在工作時突然接到了上級通知讓她去參加演講比賽,于是小王立即放下手頭工作去參加比賽,回來之后辦公室主任嚴厲地批評了他,小王覺得很委屈。假如你是小王的朋友,將如何勸導他?請現(xiàn)場模擬一下。”
這道題目想要與小王進行進一步溝通,必須要先看到小王身上的優(yōu)點,例如有服從意識、有為單位爭光的集體榮譽感等。讓小王看到被人對自己的肯定,這樣才有利于與小王進行深入溝通。
二、分析溝通對象的問題。
幫助溝通對象正確認識自身存在的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只有正確認識問題,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所以必須有面對問題的勇氣。上題中,作為小王的朋友,我必須要讓小王看到雖然參加演講比賽有可以肯定的地方,但是被領導批評后感到委屈,說明小王沒認識自身的問題。在這道題目中,小王的問題有:缺少工作紀律、沒有做好工作交接、權屬意識較差等,只有發(fā)現(xiàn)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三、分析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或影響。
除了幫助溝通對象分析問題,面對問題之外,還要讓溝通對象看到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和影響,這樣會讓溝通對象對自己的問題認識更加深刻,才會積極改正。上題中,小王的問題固然明顯,幫助小王分析問題的同時,也可以幫助小王進一步認識這些問題會帶來的影響。例如擅離職守,不做工作交接,會耽誤工作進度,進一步影響其他人的工作安排,可能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事情。
四、給出解決問題的建議。
當然,在溝通對象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也認識到問題會帶來的影響后,再進一步給出溝通對象解決對策或者建議,讓溝通對象徹底改變自己的狀態(tài),達到溝通效果。例如上題中,針對小王的問題,可以提出的建議有:保持團隊榮譽感、學會換位思考、具備權屬意識等。通過這些建議,讓小王在今后工作中更加成熟。
以上幾個角度是情景模擬題目常見的勸說角度,建議各位考生可以在平時多找一些同類型題目進行練習,把這幾種角度通過題目進行實踐練習,相信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