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業(yè)單位公共基礎知識:文史常識如何積累
在事業(yè)單位備考公基的過程中,文史常識一直是大家比較頭疼的部分,內容比較廣泛,考點比較分散,復習起來難度比較大,為了方便大家的備考,今天跟大家來講講文史常識應該如何準備,如何積累吧。
對于文史常識來說,最大的特點在于內容廣泛,包括了歷史、文學、文化三部分常識,這三部分內容在考試中側重點是不一樣的,因此在備考時對不同部分應該積累什么內容要分開來看。對于歷史來說,中華民族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可以分為古代史(1840年以前)、近現(xiàn)代史(1840以后)。每一部分在考試中側重都是不一樣的。
1.古代史
對于古代史來說,從各地事業(yè)單位考試出題來看,古代史比較常考古代的一些著名事件(比如:古代的一些盛世,像貞觀之治、開皇之治、文宣之治等;古代的一些著名戰(zhàn)役,像淝水之戰(zhàn)、巨鹿之戰(zhàn)、桂陵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等;古代的著名改革,像商鞅變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變法等;古代的其他著名事件,像焚書坑儒、七國之亂、杯酒釋兵權等。)和古代的制度變遷(比如:政治制度的演變,西周分封到秦朝三公九卿,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等;選官制度的變化,漢朝察舉制和征召制、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舉等)。因此在積累古代史常識時可以多積累積累這兩個方面的內容。
2.近代史
中國的近代史可以細分為兩部分,以五四運動為界,五四以前是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五四以后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這兩個不同的時期,我們看歷史常識的側重點是不同的。
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這段時期列強不斷對中國進行侵略,推動著近代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當然了,有壓迫的地方就有反抗,這段時期也是中國的一些先進分子不斷探索救亡圖存道路的時期,因此這段時期需要我們看兩條線,一條是列強的侵略(侵略多注意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特別是影響比較重大的,像南京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等),一條是中國的救亡圖存(多關注救亡圖存運動,像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這段時期主要是共產黨成立并逐步領導中國革命的時期,因此看這段時間的歷史主要就是看黨史,就是跟黨相關的歷史,多注意積累黨在歷史上召開過的一些重要會議(比如: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一大到七大;重要的轉折性會議,遵義會議、七屆二中、八七會議等),黨參與過的一些重要事件(比如:黨領導的一些重要起義,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等;黨參與過的一些重大戰(zhàn)役,百團大戰(zhàn)、三大戰(zhàn)役等)。
關于中國歷史,總體來說可以從古代史和近代史兩方面入手,針對不同內容的側重點,在平時學習時做好知識的積累即可。